濁水溪「吃飯攪沙」一度成日常 3方向大整治改善近9成
濁水溪西螺大橋旁生態復育良好,讓居民不再「吃飯攪沙」。(圖/雲林縣政府提供/中國時報張朝欣雲林傳真)
濁水溪揚塵已超過300年,歷年濁水溪重大揚塵事件日不計其數,沿岸居民「吃飯攪沙」一度成為日常,甚至婚慶時不敢戶外宴客;面對濁水溪揚塵問題,在行政院與縣府合作及分工下,以「水利」、「造林」及「防災應變」進行整治,去年揚塵事件日減少為6日,改善率近9成。
濁水溪揚塵治理以3年1期滾動式修正,第1期(2018-2020年)執行已獲得初步成果,目前持續執行第2期(2021-2023年)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中,結合了水利署第4河川、中區水資源局、林務局、水保局、彰化縣政府、雲林縣相關府內單位、各鄉鎮公所、在地企業及巡守隊依分工執行,蒐集在地意見、經驗,將濁水溪畫分為5區,依季節、風向轉變,規畫出「因時」、「因地」制宜的執行方式。
行動方案並透過資源整合投入應變工作,包括環保局霧砲機及鄉鎮公所噴霧設備,另外在不影響救災業務原則下,由消防車協助灑水抑塵,同時結合民間在地企業,於揚塵好發期協助出動水車或加強灑水,減輕揚塵影響。
雲林縣政府統計,與2017年相較,不僅年平均裸露地面積減少了45.7%,揚塵事件日在2021年也減少為6日,改善率達89.8%,而濁水溪沿岸的懸浮微粒年平均濃度,在雲林縣麥寮測站改善45.1%、崙背測站也改善13.7%,均能符合空氣品質標準。
縣府指出,最重要的是,在減少揚塵發生的同時,仍要兼顧環境永續的生態復育,各單位均使用天然、無害資材,例如雲林縣與濁水溪北岸彰化縣,分別使用在地農畜資材文蛤殼、稻草蓆及食品級三仙膠、葡萄藤枝、枯木進行覆蓋。
第4河川局則採用現地固化方式,施作雲林縣麥寮鄉許厝寮堤段的環境改善工程,在植生復育的同時,打造出海口潮間帶豐富的生態環境景觀,吸引大量候鳥出沒及賞鳥人士駐足,朝生態永續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