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健康

70歲以上死亡率「短短2周佔53%」 台大公衛專家:醫療量能吃緊是關鍵

70歲以上 死亡率 台大 公衛專家
為降低死亡率,指揮中心開放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等對象接種第4劑疫苗。(示意圖/非當事人 侯世駿攝)

為降低死亡率,指揮中心開放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等對象接種第4劑疫苗。(示意圖/非當事人 侯世駿攝)

今天本土確診數創新高,已突破8萬例!而死亡人數則是41人,平今年新高紀錄。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今天也舉行防疫科學線上直播,他表示此波疫情已讓醫療量能拉警報,其中70歲以上族群的死亡率高於同期背景值,染疫、照護量能不足的間接死亡比例,甚至在短短2周內佔53%。

陳秀熙解釋,背景死亡率代表的是與COVID-19無關的死亡,通報死亡代表COVID-19感染(直接)及醫療量能緊縮(間接)造成的死亡。在疫情前,70歲以上的通報死亡為50.3/10000,小於全死因背景死亡率192.3/10000;不過在疫情爆發之後,以4/28~5/15的區間來看,通報死亡升至52.3/10000,大於全死因背景死亡率23.9/10000,換算下來,因疫情導致的直接及間接死亡,短短2周內就佔了53%,不容忽視。

陳秀熙認為,若想降低死亡,就必須解決醫療量能問題,其中包括打好疫苗增加群體免疫保護力,以及落實輕重症分流等,呼籲外界不要只關注高峰到底何時結束。陳秀熙表示,以群體免疫失效來看,80%有打疫苗、20%沒打,這80%無症狀或輕症者若還要大量居隔,反觀少部分需正常醫療照顧的高危險族群,就容易引發中重症甚至死亡。

陳秀熙也提到,無論是過去的3+4或現行的0+7,應用快篩結合自動流感化監測,盡快恢復正常生活,5~6月都要滾動式修正,否則醫療照顧能量就會降低,陳秀熙建議快篩及PCR檢驗,可從醫療機構轉到社區基層,以解脫急診醫療部門的檢驗能量需求。

陳秀熙也呼籲教學、區域、地區、基層醫院做好分級轉診,未來若不再把新冠肺炎當成第五類傳染病,將急診、住院、ICU分給需要照顧的病患或易感染族群,將能減少間接死亡。

70歲以上 死亡率 台大 公衛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