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分攤卻躺平、投資VIX恐慌指數愈恐懼 美股達人細數錯誤進場教訓
出身資訊工程師的黃佳文,第一張美股就是買自己最熟悉的蘋果公司。(圖/黃佳文提供)
我想我的經驗可以給你一些警示,避免切身之痛。也希望能鼓勵在投資低潮中的你,千萬不要放棄重新進入市場。
淨値低於股價就是買?產業趨勢要研究
我曾經在搜尋投資標的時,發現了某一企業淨資產,遠遠高於股價。還記得當時的財報顯示,其淨資產為四十幾塊,而股價只有十幾塊,當時的心態是,這麼好的投資標的,我買到賺到!
後來發現,像這種菸屁股型的股票實在不是好標的。當時的我,無視於公司體質的變化,沒有研究為何股價低於淨値,也沒有去理解為什麼此公司股價可以變化那麼大,還不斷的加碼投資。殊不知整個產業已有巨大的改變,公司無法因應環境與市場變化,導致此公司的衰敗之路。
在那之後,我了解了投資標的產業風險,而也不是單單依據淨資產與股價,就可以判斷價格的漲跌。
再看好的股票,也不要全放在一個籃子?
後來,我看市場上金融股的各項數據與未來預估走勢皆為績優,於是,將資金大部分都於投入於金融股,並沒有做好所謂的分散風險,當2018年歐洲債務危機,重挫了我的投資績效。
那麼,挑選「投資標的」利基點是什麼?
我舉美國電信公司的例子,因為我在美國短暫工作過,用的是這家電信公司的服務,所以投資。每當殖利率5%的時候,我就會進場,每高於5%我就持續買進,不斷的重複此加碼的操作,但股價卻是不斷的下降,我想要加碼來分攤成本與費用,最後反而躺平了!
我那時才發現,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情,必須明白投資這間公司的利基點,並且要問自己為何投資?而不是一直將成本攤平。
我們都知道,許多人進行加碼攤平的操作,純粹是想讓損益沒有賠掉那麼多,但是任何操作技巧,始終都還是要回到「為什麼要投資這間公司?」來做為利基點。
買入點的價格是很重要的。當某分析師說什麼,或者朋友建議什麼的時候,你都會想要試試看,這很正常,這也是每個投資者必須之路,我也不例外。
VIX之誤:投資恐慌指數,結果就是讓你很恐慌
我發現我在投入恐慌指數之時,我是更恐懼了,因為其指數上上下下,漲跌幅巨大,自己承受不了。後來的我意會到,恐慌指數並不是拿來操作的,正確的恐慌指數是當作指標來觀看,或者避險就好。
對於投資,有時候慢慢來,比較快!請相信時間的力量
巴菲特早年投資,也沒有做到過 「一年翻幾倍」的驚人壯舉。觀察後我才發現,巴菲特是把他那兩條投資原則:「一,不賠錢。二,記住第一條,做到極致。」(以上出自一品文化出版、黃佳文Owen著作《抓住美股小金雞》內容摘要)
作者/黃佳文Owen 創立「股股」App,現為多博科技、股股金融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有軟體工程師背景,曾穿梭美澳中國間,返台後創立兩家資訊企業。著作《抓住美股小金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