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色覺醒》劉必榮:拚外交 兩岸是關鍵
圖說-《無色覺醒》劉必榮:拚外交 兩岸是關鍵
這一陣子,薩爾瓦多跟我們台灣斷絕了外交關係,這在島內引起非常大的震撼。算起來,自蔡英文在2016年上台以來,短短兩年內喪失五個邦交國,只能用「雪崩式斷交」來形容,甚至連平常對政治無感的民眾都嚇到了!
想了解雪崩式斷交的成因,還是得先清楚台灣外交的本質。那麼,到底台灣的以往的外交關係都是靠什麼在維持?首先,當然要歸功於我們外交官的努力,他們得在國力貧乏的情況下發展外交,相當辛苦;其次,美國一直有在暗中幫台灣保住外交關係,苦勸動搖的友邦不要跟我們斷交;最重要的還是兩岸因素,譬如前總統馬英九任內就進行過「兩岸外交休兵」,維持住我們的友邦。
三大架構 決定成敗
進一步探討,我們的外交從來都不是我國與對方單純的兩國關係,它是鑲嵌在幾個大的架構裡面:第一個架構是所謂的「地緣政治」,像中國大陸這麼大的政治體,其外交布局不見得都是是針對台灣,有時候考量更多的,是非洲諸國、中東國家、拉丁美洲等區域政治。
舉例來說,巴拿馬與台灣斷交,與其說台灣外交的失敗,不如說是大陸外交的成功;因為那意味著大陸突破了美國對巴拿馬運河的封鎖。非洲也是一樣,大陸於9月分在北京召開中非合作論壇,當非洲50餘國群聚北京時,可以想見台灣在非洲僅存友邦史瓦帝尼的壓力;這就是地緣政治影響外交趨勢的明證。
第二個架構是鑲嵌在美中對抗的格局之中,美國與大陸處於競爭對抗的局面,當雙方關係僵化之際,美國打出「台灣牌」,台灣外交就會被拿來當祭品。換言之,過往當台灣失去某個友邦,深究其原因,常可以發現,原因在於美國與大陸之間的競爭與對抗。
第三個架構是鑲嵌在兩岸關係的框架,兩岸關係對台灣來說,是生存關係,而外交,則是發展關係。要先搞好兩岸關係,那麼外交才有可能往下推動。為什麼要強調兩岸關係在外交發展的重要性呢?試想,中國大陸何其龐大,如果他們要以舉國之力圍堵台灣,可謂易如反掌。
緩和兩岸 突破僵局
另一方面,前面提到台灣外交鑲嵌在兩岸關係的框架中,另外還有兩個變數。其一當然是來自國內自身,舉例來說,若國內執政黨獨派勢力、激進勢力抬頭,則會帶領政府朝向激進的方向前進。其次則是大陸方面的變數,大陸內部也非鐵板一塊,當領導人在兩岸關係上苦無進展,內部壓力會促使他選擇拔掉台灣的外交羽翼,以鞏固其領導地位。
前述的三股力量、三個架構以及兩個變數之間,形成台灣外交的大環境。面對美中關係的變化、地緣政治的布局,其實台灣能做的事情很少。唯一可以著力的,就是緩和兩岸關係。蔡英文希冀透過世界,給北京壓力,但當兩岸之間沒有了「互信」的基礎,台灣的外交挫折只會不斷發生,然後蔡英文除了去批評中共以外,拿不出任何應對方法。
或許,蔡政府沉浸在援建港口的所謂「外交突破」,但說實在話,這些不過是戰術層面。台灣如果真的要突破外交困境,應該想辦法看到整個大局勢,從戰略面改弦更張,如此才是治本之道。
口述/劉必榮
政治學學者,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專長為國際政治、國際衝突與談判理論。曾任中國時報總主筆、中華民國行政院顧問,以及多家電視台的國際新聞節目製作人、主持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