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羽協4/目標成為「亞洲羽球重鎮」 盼爭取國際規格羽球場館
羽協認為選手培育要有長期計畫、向下扎根,因此積極舉辦各種青少年羽球夏令營。(圖/翻攝自羽協臉書)
中華東奧代表團的羽球成績亮眼,王齊麟和李洋「麟洋配」奪下男雙金牌,世界球后戴資穎則拿下女單銀牌,這除了與選手和教練長年埋首精進球技有關,中華民國羽球協會(羽協)的默默支持也功不可沒。羽協首位羽球選手出身的理事長張國祚表示,選手在東奧寫下歷史最佳成績的時間點,對於改善羽球環境至關重要。
當年參選時,張國祚憑藉一股改革熱忱,頻頻親赴各縣市向選手和教練說明自己的理念與政見,最終成為黑馬。當上羽協理事長半年後,他信守「《國民體育法》修法後就改選」的承諾,並成功續任理事長,同時戴資穎也當選成為運動員理事。
張國祚(以下簡稱「張」)接受本刊專訪(以下簡稱「記」),他籲請政府強化軟硬體設備,挹注更多資源在青少年身上,讓羽球躋身「新國球」,並發展「羽球外交」,讓世界看見台灣!
記:您認為台灣羽球的下一步該怎麼做?
張:為了讓台灣羽球能在國際增加能見度,我自己爭取到擔任「亞洲羽球聯盟」副主席,這是台灣首次在國際羽球體壇拿下的最高職位。同時,羽協成員也出任到該聯盟技術委員會主委一職,這對台灣展開「羽球外交」有重大意義。
台灣擁有世界一級選手,政府只要有心,真的可以讓台灣成為亞洲羽球發展重鎮,並透過「羽球外交」讓台灣走出去,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羽球外交」甚至可以幫助台灣突破許多困境,對台灣非常重要。
台灣未來若要爭取更高等級的國際賽事,軟硬體規格就要提升,目前卻沒有符合國際級賽事使用的標準羽球場館,實在很可惜,政府必須重視。
此外,國內現有的體育資源,大部分都著重在一線國手的培訓上,可能排擠到青少年的培育。國外培育青少年選手,都有非常完善的制度,例如日本有10年計畫,我們政府對於青少年選手的栽培,應該要有更加完整的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