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施打對象定義不清 民眾黨團籲公開決策過程
針對疫苗優先施打對象,民眾黨呼籲重新檢討施打順序,並公開決策過程以取信於民。(圖/張其祿辦公室提供)
美國20日捐贈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暫解燃眉之急,有鑑於行政院顧問丁怡銘與台中市開放鄰長施打等第二類優先施打對象爭議,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高虹安與立委張其祿今(22)日呼籲,政府接下來應公開疫苗分配決策過程,進行後續分配及施打,清楚定義優先施打類別,以利地方政府造冊施打,避免「插隊」問題再度撕裂台灣社會。
高虹安表示,目前台灣自購到貨的疫苗總數為111.66萬劑,加上日本、美國援助的共374萬劑,其中,250萬劑莫德納疫苗後續的配發,也讓外界相當關注。前次日本捐贈的AZ疫苗曾發生縣市分配數量爭議,事實上,縣市分配疫苗的問題不在於依照公式計算,而是如何決定公式。
高虹安指出,目前政府的公式並未加入每週確診人數等參數,中央應該可明確給出每週各縣市的配發數量,不僅不會讓民眾過度恐慌,也可讓各縣市政府能提前預備行政程序與施打順序。未來應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制定含有將每週確診人數等動態參數加入的計算公式,才能讓各地方縣市獲得足夠的疫苗數量,中央也才能取信於民。
「以行政院顧問丁怡銘、台中市開放鄰長施打為例,是否算在第二類類別施打,都有爭議。」高虹安指出,指揮中心20日更新疫苗優先施打類別,然而卻出現定義不清楚的問題,呼籲政府應把各優先類別定義清楚,有助於地方政府造冊施打,也才不會造成民眾恐慌而發生「插隊」問題,避免撕裂台灣社會。
張其祿則表示,指揮中心多次保證8月底前會有1000萬劑疫苗到貨,屆時應可開放一般民眾接種,但目前各縣市施打亂象叢生,根本問題是施打順序定義不清,盼政府重新檢討施打順序,以更清楚直觀的方式進行分類,並讓決策過程公開、透明以取信於民。
張其祿進一步指出,美國、英國也都由獨立於政府體系之外的委員會決定疫苗施打順序,並將利益迴避規範、議程、會議資料及所審酌的科學證據、會議紀錄,均公開於網站上,一切決策過程公開透明,而且規範清楚。
「呼籲指揮中心為第一線醫護保留第二劑疫苗份額,並且應清楚說明,哪些醫事人員應該優先施打。」張其祿說,除嬌生疫苗外,其餘疫苗都需施打兩劑才有完整保護力,另外國軍官兵的施打次序為第七類,呼籲中央應將美國援助之莫德納疫苗保留足夠份量,為戰鬥部隊、戰管單位及高度群聚的潛艦、水面艦、P-3C反潛巡邏機官兵,還有密閉窄空間執勤的飛彈部隊以及就醫不易的離島、高山雷達站官兵施打,以保障國軍官兵健康狀況。
民眾黨團強調,政府應參考有直觀優先施打次序的國家,例如日本先施打第一線醫護人員,第二類是65歲以上長者,接下來依序是重大傷病及慢性疾病病人、養護機構工作人員、60至64歲長者,接著才是一般民眾,當中沒有中央機關人員,完全依照染疫死亡風險進行排序。但台灣排行的優先次序的依據是什麼?指揮中心至今仍沒明確說明,民眾黨團呼籲中央應說清楚,避免爭議一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