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患者逾5成是壯年 腹膜透析助工作不中斷
洗腎大致分為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兩種方式,其中血液透析需至醫院進行,教會影響工作。(圖/報系資料照)
台灣2019年慢性腎臟病就醫人數已達42萬人,其中透析人數超過9萬。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根據2019台灣腎病年報指出,我國透析患者五年生存率超越馬來西亞、加拿大及歐洲等地,凸顯我國腎臟病照護品質於國際的優異表現。然透析盛行率有逐年攀升趨勢,其中半數透析腎友年齡低於65歲,正值勞動黃金期,若因治療中斷生計恐造成家庭負擔外,也將成國家勞動力缺口。
為了解透析治療對腎友的工作影響狀況,中華民國腹膜透析病友協會、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及桃園市腎友協會聯合針對30-64歲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進行「2021年度全台透析病友就業意願調查」,共蒐集390份有效問卷。
問卷結果顯示,6成腎友因透析治療感到壓力,其中經濟為最大壓力源。7成腎友認為透析治療影響自身就業競爭力,逾3成腎友自透析後離開職場。透析後無持續就業腎友中,超過4成仍有就業意願,主因為「具經濟壓力」、「盼藉由工作充實生活」等。透析後持續就業的腎友中,超過4成腎友表示治療後薪資下降,逾3成幅度高於兩萬;且超過4成腎友治療後工時縮短。此外,問卷中更觀察過半數腎友感受到大眾對透析病患存有「需要被照顧」、「無法工作」、「不具勞動生產力」及「消耗健保資源」等誤解。
黃尚志說明,目前我國透析治療人口中,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比例約9比1,前者需定期前往醫療院所由專業醫護人員執行,每周需至醫療院所至少3日;後者則可在家中或適合透析的場所,視疾病狀況安排時間自行操作。根據問卷結果分析顯示「因透析治療而影響工時」為治療後工作受影響的最關鍵因素之一,且腹膜透析患者較血液透析患者有更高的就業率(64% vs 36%),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理事長吳鴻來表示:「腹膜透析治療保留腎友更高的自主權及可運用時間,且無須經常回診醫療院所都是其優勢。」將有助解決影響腎友就業的痛點「時間」,幫助腎友提升就業競爭力。
林口長庚自2019年開始推動雲端醫療腹膜透析計畫,藉由優化醫病共享決策流程,使病友更了解透析對生活與工作的影響,迄今已成功輔導數百位腎友透過居家透析自我照護維持日常生活,降低謀職中斷率及經濟衝擊;搭配遠端醫病管理平台,醫護人員可透過雲端數據及時掌握病友狀況,也有效兼顧照護品質。計畫負責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主任田亞中說明:「計畫有效提升腎友自我照護能力,使透析治療對腎友的影響衝擊降到最低。」對照積極推動腹膜透析為第一線治療、創造高達7成腹膜透析使用率的香港經驗,其使用自動腹膜透析(APD)的腎友就業率突破6成,同樣凸顯腹膜透析治療對腎友就業率的正向影響。吳鴻來感性表示:「謝謝各界的共同努力,讓腎友對工作的需求得以持續受到關注。」期盼社會大眾包容與重視,讓腎友就業需求可被持續重視,創造個人、家庭及社會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