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過疫苗的旅客如何入境?藍智庫召集人建議應以「疫苗保護力」為準
疫苗普打後國外旅客如何入境?輔大醫學院教授陳宜民建議「應以疫苗保護力」為準(圖/報系資料照片)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等疫苗覆蓋率達六成以上,將推動「入境檢測」,作為縮短檢疫時間的標準。但該規劃引發國內專家不同的見解,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即直言,不解該作法科學背景為何。對此,國民黨智庫永續發展組召集人、輔大醫學院教授陳宜民指出,包括美、歐、亞都已有多國開始施打疫苗,著手準備今年年中以後陸續開放國門,「疫苗護照」已箭在弦上。但由於各國接種疫苗廠牌及保護力不同,未來國際極可能以「疫苗保護力」作為篩檢不同國籍人士入境依據 ,台灣也應與國際接軌,若獨排眾議、堅持入境仍須入境篩檢隔離,恐不利正常經貿觀光的恢復。
全球期待疫苗終結新冠肺炎,歐盟、以色列等著手發放疫苗護照,全球經貿旅遊終露曙光,台灣雖搶先宣布擬規劃與帛琉進行「旅遊泡泡」,但卻仍有專家表達憂心,關鍵原因之一就是台灣目前仍未全面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擔憂此舉不利疫情掌控,也再度凸顯目前台灣接種疫苗進度落後國際的隱憂。未來台灣是否會加入全球「疫苗護照」行列?若民眾接種疫苗比例不高,「疫苗護照」是否會再對國內疫情控制造成影響?引發國人高度關切。
為協助對「疫苗護照」的開放進行超前佈署,國民黨智庫將在週四(十一日)針對疫苗護照及疫苗保護力議題舉行座談會,邀請醫界專家學者與旅行業者與會討論。
針對陳時中日前指出,打新冠疫苗只是參考,還有許多變數及科學證據不足,未來台灣可能用檢驗取代疫苗護照,依據入境國家疫情縮短檢疫時間,規畫三、五、七天檢疫。對此,藍智庫永續組召集人陳宜民指出,該說法顯示,當未來國際上陸續認可疫苗護照的效力、入境各國不需再隔離之際,台灣仍可能要求入台旅客要篩檢隔離一定日數,此舉雖有「避免發生疫情」的不得以考量,但是否有助於恢復台灣與各國正常經貿觀光活動,絕對是大考驗,畢竟外國旅客接種疫苗後,入境台灣若仍要隔離,是否還願意到台灣?是很大問號。
陳宜民認為,許多國家目前都傾向依照不同廠牌的疫苗保護力,作為旅客入境時的篩檢依據。例如,國際上認可德國BNT疫苗、莫德納疫苗的保護力在九成以上,未來只要旅客接種疫苗的時間在各國公認的保護效期(例如八個月到一年間),提出接種證明就可以入境、不需再隔離檢疫。反之,如果是其他疫苗保護力在七成或七成以下,入境時可能就要做血液中和性抗體的「效價」檢驗、確保疫苗保護力高低。
陳宜民說,如果低於一定標準,可能就要再補打一劑疫苗或者輔以快篩、甚至隔離檢疫後才能入境。但他也說,目前要做「血液中和性抗體效價檢驗」的費用並不便宜,甚至比接種疫苗還貴,因此旅客若有入境他國需要,可能會傾向補種一劑疫苗,但疫苗接種後要多久才能入境,則有待各國後續協商討論出一個共同標準。
陳宜民也建議,當國際上未來有共同入境篩檢標準時,台灣就應盡量比照採納,當然指揮中心也能獨排眾意,堅持走與各國不同的路,但代價就是國外旅客若不願意買單,就未必非到台灣不可,對於後疫情時代台灣的經貿觀光活動恢復恐有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