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時事
鐵路殺警二審改判17年 李承翰母「勉強接受」:沒有先生作伴真的很孤單
李承翰的母親張秀珍翻看兒子的舊照,思子之情溢於言表。(圖/中國時報廖素慧攝)
鐵路警察李承翰遭鄭男刺死殉職,二審判決大逆轉改判鄭17年徒刑,李母張秀珍說,勉強可以接受,至少較能給兒子、老公及社會交代,這樣凶嫌就不能再危害社會,一審判無罪實在無法接受。交通部長林佳龍則說,二審判決較符合社會期望。
張秀珍說,如不是一審判無罪,她先生也不會鬱卒而死,沒有先生作伴真的很孤單。宣判前一天她就跟先生及承翰說「24日要宣判了,希望有好的結果」,改判鄭嫌17年,對先生及承翰、很多警察算有交代;警察真的很辛苦,以前承翰常忙到三更半夜。
張秀珍說,宣判前晚幾乎無法入睡,直到凌晨4時許才稍微瞇一下,獲知宣判結果,立即拜拜告訴判決結果,感謝神明。
張秀珍指出,事發後她害怕到不敢搭火車。偶然看見阿里山小火車經過平交道,就悲痛起來,眼淚不禁流下來,每次開庭都是煎熬,一審時她與丈夫聽完無罪判決後,幾乎癱軟在地;二審改判有罪,感到欣慰。
林佳龍表示,昨日的判決符合法律標準,並接近社會期待,判決對鐵路警察的安全是更好的保障和發展方向。
一審時為鄭男精神鑑定的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復健精神科主任沈正哲則說,二審出庭作證後已預料到會改判,尊重法官每一次的判決,但根據他的鑑定,他支持一審無罪判決才合乎學理,卻未必符合民眾的期待。
沈正哲說,他說,思覺失調症患者沒有病識感,不願意服藥是疾病的一部分,並非故意不服藥。二審醫師是依犯嫌被鑑定當下所說的內容,鑑定犯嫌是否有辨識能力,但本案是要鑑定「犯嫌犯案當下有沒有辨識能力」,法治社會應該依法行事,不該考量輿論或政治因素。